查询间隔10秒
【万人助万企】专刊第289期:上街区强基础优特色、促改革提能效 奋力推进通航产业实现新突破
来源:本站时间:2023-09-21 09:46

2023年,上街区以实施链长制工作为抓手,紧扣河南省通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总体布局,谋定“通用航空之都”建设目标,真抓实干、锐意进取,加快通航产业迅速发展,全力推动郑州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,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。

凝心聚力、抢抓机遇,在推进通航产业发展上“有为”。一是高度重视,科学谋划。成立上街区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,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对接省航投、民航中南局等单位,拜访亿航智能、中航通飞等大型企业。二是抓住机遇,抓实措施。紧抓国家大力促进通航发展、推进低空空域开放的历史机遇,在《郑州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(2018-2030年)》基础上,形成《郑州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》,重点推进通航整机及零部件制造、无人机及场景应用、多元化通航运营服务、通航文旅融合和消费市场培育等领域发展,重点破解制约通航产业发展瓶颈,筑牢产业发展基石。三是突出引导,强化保障。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,实施“低空看河南示范工程”“无人机应用示范工程”等,全面加强行业引导。创新产业发展平台,规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区,推动通航产业集聚集群发展。完善支持通航产业发展政策措施,在土地使用、招商引资、行政审批、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。

紧盯目标、精准发力,在深耕通航产业链条上“善为”。一是构建招商引资体系。紧盯国家应急救援产业布局、河南航投集团通航产业布局及京津冀、珠三角等区域产业转移,拓展和运用多元化招商引资渠道,全力提升“双招双引”工作质效。2023年新入驻通航企业14家,引进飞宇航空应急救援训练基地、河南通用无人机制造、山西圣大致远航空培训学院等一批高质量项目,有力推动了省市通航产业集聚发展。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。以专项债谋划为抓手,推进“一案两书”编制工作,促进专项债券项目储备能力。聚焦“三个一批”,开展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,加快项目建设进度。目前,中国气象局人工增雨和科学实验郑州基地项目、河南省重竞技航空运动中心机务维修车间项目已建成投用,郑上科技创新园、郑州市综合性应急救援保障基地等项目正有序推进中。三是推进产业发展提质提速。目前,河南三和已签订重载荷无人机订单6架,自主研发的纵列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完成组装并进入测试阶段;农林植保、电力巡线、飞行培训等各类飞行累计3100小时,同比增长16%;农林植保作业面积600余万亩,同比增长20%;培养无人机“飞手”620人,同比增长24%;河南通航无人机科技创建“通航5G+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”,入选河南省第二批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;永翔通航在河南、新疆等地执行航空护林、应急救援等各项任务8次;美邦通航成功实施直升机医疗救护3例,“固定翼+直升机+无人机”的多层次、多场景运营服务能力基本形成。

谋定后动、创新路径,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上“敢为”。一是通用航空“提起来”。深入研究通用航空全产业链,科学谋划郑州通用航空产业发展,构建布局合理、特色鲜明、保障有力、产业协调的通用航空体系,切实发挥国家级通航示范区的带动作用。二是通航飞机“飞起来”。加大与省市沟通协调力度,加强与军航、民航会商协调,研究提出空域需求规划,配合建立新型低空空域运行管理服务体系;推动上街机场低空空域开放,开通上街机场——尧城机场的“中原快线”,与登封、洛阳等周边机场形成联动,组建低空飞行网络,为中原经济区腾飞搭建“空中走廊”。三是通航产业“强起来”。依托上街机场,发挥航空应急救援场站、装备、人才及产业优势,组建空地联动、覆盖中部地区的航空应急救援网络,打造“地空结合、多方联动”的立体化救援格局,促进应急产业加速聚集,推动应急产业创新发展。以航空科技为依托,航空文化为主线,开创“博物展示+文化体验+旅游休闲+科技创新”为一体的全新产品供给,打造郑州通航产业发展最强“磁场”。   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