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间隔10秒
【万人助万企】专刊第231期:二七区“引、育、留” 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人才新优势
来源:本站时间:2023-04-27 16:44

今年以来,二七区坚持人才引领、创新驱动,聚焦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,统筹推进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,通过建平台、兴产业、优服务等方式,全方位引进、培养、留住人才。

在“引”上用力 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。一是做强产业发展能级。二七区坚持项目为王、产业为本,明确了高成长服务业和低碳科技型工业“双轮驱动”主导产业,出台了《二七区奋战一季度确保“开门红”工作方案》《二七区产业发展“双轮驱动”三年行动计划》等产业发展“1+1+12”等政策措施,进一步催生创新、吸引投资、集聚人才,增强经济发展活力。二是开展青年人才集聚专项行动。将“青年创新创业行动”作为优化人口结构,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。深化“政校企”合作,全力支持辖区高校、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,对接邀请省内外高校走访区内重点园区与企业,在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。联合团区委、产业园区、科研院所开展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工作,为二七发展注入新鲜血液、青春活力。实施“高校人才直通车”行动,举办“春风送岗”、“校园专场”、“职引未来”等系列线上线下招聘会4场次,提供IT、网络安全员、金融财务总监、计算机维护师等1000余个岗位10948余人,达成意向725余人。三是充分发挥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才。鼓励引导华企、中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等服务机构,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为中小微企业引进急需的紧缺人才,进一步推进“人人持证、技能河南”建设工作,推动劳动者技能就业、技能增收,帮助花花牛乳业等企业稳岗,指导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,并提供最新的就业创业服务资讯,激发市场引才主体活力。截至目前,工业企业完成职业技能培训945人次,认证技能人才333人,高技能人才160人。

在“育”上用功 做大产才融合平台。一是成立区级人才科创公司。通过市场化、专业化运营方式,开展高端人才引进、科创项目孵化投资等业务,构建“人才+服务+资本+产业”多元化的发展路径,推动人才链、创新链、项目链深度融合,将人才科创公司打造成科技创新新载体、高质量赋能新平台、产业提质升级新引擎。二是打造特色小微园区。强化产业布局,推动全区16个已建成小微企业园引进知识产权、律所、会计事务所、券商金融等第三方服务机构,逐步提升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。“以产业引领、园区支撑”为立足点,培优扶强辖区灏宇包装、新大方重工、花花牛乳业等龙头企业、优势产业和朝阳产业,建设电子信息、医疗康养、数字经济等特色专业产业园区,做大做强重点产业,形成“产业聚集人才”和“人才引领产业”的相互促进格局。三是培优创新创业载体。初步建立以提升服务能力、吸引大学生等青年来二七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政策体系。发挥高层次人才专业优势,开展“产学研用”合作,推动科技创新转化。持续实施创新创业载体建设,布局一批科技孵化载体、新型研发机构等科创平台,中物科技园、灏宇科技孵化器获得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,郑投科技创新园获得省级众创空间认定;郑州市大学生创业园、星创谷科技企业孵化器、郑航孵化器获评省级优秀。至目前,已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、众创空间23家,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余家,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500余家。

在“留”上用情  营造近悦远来生态。一是突出“一站式、全周期”的服务。从服务人才就业创业,到帮助企业做大做强。推行零工市场“退路进店”服务模式,引导分职业、岗位进行对接洽谈,方便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进场快速对接。引导中小微企业入驻“郑好融”平台,缓解企业融资难、融资慢的问题。截至目前,累计在“郑好融”注册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6561户,授信客户数1081户,授信贷款额度98444.39万元;放款客户数716户,放款额度84346.64万元。二是保障人才发展住房安居。区委、区政府聚焦“安居乐业”工程,全面对辖区人才公寓和青年驿站情况进行调研和讨论,加快推进绿地城和兴华苑人才公寓的建设,助推2个青年人才驿站挂牌运营。落实市政府“人才强市”号召,举办“郑青春郑美好”青年人才置业团购会活动,对新申请并符合青年人才补贴的全日制博士、硕士、本科等毕业生在郑首次购买住房的分别给予10万、5万、2万补贴基础上根据团购人数再让利3-5万,助力人才安居切实实惠。三是宣传推广二七人才专属名片。贯彻落实郑州市“讲好郑州人才故事、打造郑州人才名片”专项行动,结合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,充分发挥政校企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作用,积极开展人才政策宣讲,编印郑州人才计划、二七区人才新政22条、《就业创业政策汇编》宣传册,到企业、孵化平台、创新创业园区等地开展人才和惠企政策宣传4场次,推荐祁军义等5名高级工程师加入河南省人工智能产业专家库,广泛宣传人才工作品牌,打造二七专属城区名片,提升二七知名度,增强人才对二七的认同感、归属感。

截至目前,全区共招引认定郑州市高层次人才23名、郑州市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11名、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(人才)14名,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专家2人、国家杰青1人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、海外高层次人才专项支持计划2人、中原院士2人,为二七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